涵養政治信仰,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培育提高廣大青年學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能力,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3月4日,新學期伊始,校長李成偉以《學好黨史 講好抗疫故事 為青春喝彩》為題,為廣大青年學子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課。

校長 李成偉
李成偉回顧了2020年我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偉大成就及我校在這場大考中的擔當作為。他認為,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生死考驗面前,我們充分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道路優勢、理論優勢、制度優勢和文化優勢,切實感受到了黨的偉大、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團結和社會的和諧。同時,也看到了我們工大人在困難時刻,見證守望相助的真情,在緊要關頭,凝聚同舟共濟的力量。而這些成績和力量不是無源之水,它們從人民中來,從斗爭中來,從歷史中來。
李成偉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四個方面深刻闡釋了學黨史重要性和必要性。
他講到,學黨史就是要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繼而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我們只有“明”了這個“理”,才能擔當時代使命,將小我融入大我,勇立報國大志,敢做強國大事,實現青春之花最絢麗地綻放。
他講到,我們黨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無不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們只有 “增”了這個“信”,才能自覺愛黨、自覺愛國、自覺成材,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征程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他講到,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無數民族英雄、革命先驅前赴后繼、流血犧牲的血淚史;是一部戰勝敵人、迎接挑戰、化解危機的奮斗史;更是一部革命傳統、民族血脈接續傳承的精神史。學習黨史,就是要把這種傳統外化于行,把這種精神內化于心。我們只有“崇”了這個“德”,才能在做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道路上敢于奉獻、敢于擔責、敢于斗爭、敢于勝利。
他講到,回顧中國共產黨的100年,不論是流血的犧牲,還是發展的陣痛,中國共產黨從不畏懼低頭、從不退縮逃避,積極行動,擔當有為。青年學生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既為大家施展才華、競展風采提供了廣闊舞臺,也對大家能力素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那就是既要做思想的“智者” ,更要當行動的“巨人”。我們只有 “力”了這個“行”,才能錘煉過硬本領,勇攀事業高峰,書寫更加輝煌燦爛的人生篇章。
青年學子心向黨,力行建功新時代。在建黨百年之際,我校廣大師生將用心學好黨史、用情學好黨史、用行學好黨史;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從黨史中汲取發展的智慧和前行的力量,以昂揚的姿態全力挺進“十四五”關鍵期、努力繪制有特色高水平工業大學藍圖、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收聽收看方式:
1.電腦客戶端
https://zyzx.haut.edu.cn
2.手機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