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對2021年度全省教育系統新媒體工作優秀集體和優秀個人進行表揚的通報》(教辦〔2022〕172 號),我校官方微博入選河南省本科院校政務微博 TOP10,我校官方微信入選河南省本科院校政務微信 TOP10,我校官方視頻號入選河南省教育系統政務視頻號 TOP10,獲獎平臺數量全省第三,我校報送的短視頻類案例《河南工業大學:我們百年 仍是少年 ——“老丁講黨史”系列短視頻》被評為2021年度河南省教育政務新媒體優秀案例。 王迪、李磊同志被評為2021年度全省教育系統新媒體工作優秀個人。
2021年以來,我校融媒體中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全校各單位的支持配合下,積極開展“融媒體+育人”工作,推進校園媒體融合發展,打造全媒傳播生態,努力提升融媒體宣傳的傳播力、吸引力、影響力,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傳承弘揚兩種精神。圍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創作《這道光照亮前行之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寶塔光輝映照未來》等系列視頻,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圍繞學校辦學歷程和發展成就,在校檔案館支持下,根據校史故事集《風雨征程》,結合學校檔案資料,編發《從中央糧食干部學校到鄭州糧食學院》《老校長帶領我們艱苦創業》《難忘的糧食學院往事》等系列推文,傳承發展工大精神。



持續推進融媒育人。以獲批全省高校“融媒體+育人”試點單位為契機,積極創作融媒體作品,培育融媒體育人品牌,設置#工大榜樣,配合黨委學工部和各學院,推出反映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和考研學生先進事跡的系列推文,弘揚宣傳“勤奮誠信”的學風;設置#工大人物,以圖文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創作推出《最快的腳步是堅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板凳寧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等展現工大優秀教師先進事跡的系列作品,弘揚“博學奉獻”的教風。


服務文化鑄校戰略。協助校團委,協調學生社團創作《我的英語我的秀》《“數”海無涯分享交流會》《校園書香生活》等“我的工大我的團”系列視頻,積極營造文明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社團文化。依托新聞與傳播學院,創作《給你的一封家書》《紅色追思》《愛蓮說》《致橡樹》等“詩書閱芳華”系列視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書香校園;配合糧食創新發展中心,推出“紅色糧政展”系列視頻,解讀中國糧食博物館館藏的精美展品,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糧食文化;聯合學校標準化中心,以“堅持節糧減損,耕好無形良田”為主題,籌劃制作“蟲蟲觀察室”系列視頻,宣傳彰顯工大特色的糧食文化。


培育網絡思政品牌。策劃創作《此去星辰大海》《人生也需要“顆粒歸倉”》《“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等系列視頻,以青年學生的視角,闡述時政熱點和時代主題,培育“工大主播說”網絡思政品牌;策劃制作《筑牢文化自信之基,貢獻強國青春力量——關于“文創產品”的采訪》《以強健的體魄、飽滿的精神、奮發的姿態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關于“學生體育鍛煉”的采訪》《追逐青春理想,綻放絢麗之花——關于“青年該有的樣子”的采訪》等系列視頻,以街采的形式,從青年關心的話題入手,結合時代精神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引領,培育“精‘采’工大”網絡思政品牌;策劃創作《做事精益求精》《不為困難找借口》《堅持下去,遇見更優秀的自己》等系列視頻,以青年夜話的形式,對青年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困惑進行解讀開導,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培育“蓮湖夜話”網絡思政品牌。



發揮融媒聚合效應。落實學校聲譽提升計劃,加強學習強國號、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微博、抖音號、快手號、校報等宣傳陣地建設,不斷完善融媒矩陣,發揮“共同策劃、分類采集、資源共享、多元推送”的融媒聚合宣傳效應,學校新媒體賬號影響力不斷提高,傳播指數均排名全省高校前列。融媒體素材多次被學習強國、共青團中央、河南電視臺、河南省教育廳等中央、河南省主要新媒體平臺采用。近期,學校視頻號2022年5月份全國本科院校排名第四、全省第一。學校抖音號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本科院校排名第十,全省第一。


“踔厲奮發新時代 篤行不怠向未來”。今后,學校融媒體中心將以此次表彰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學校協同育人戰略和“12357新時代筑峰工程”,進一步加強工作隊伍能力作風建設,持續推進融媒體建設,穩步提升網絡思政工作水平,積極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為學校“雙一流”創建工作作出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