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9月24日,由河南工業大學、中原食品實驗室聯合舉辦的 “2022中國食品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本次高峰論壇作為第五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重要活動之一,旨在錨定“兩個確保”,深化落實以“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為首的“十大戰略”,助力河南省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全國重要人才中心。來自國內外糧油食品行業頂尖的十余名知名院士、專家學者齊聚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共同為加快健康中國建設,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論壇由校長李成偉主持。

校黨委書記劉志軍致辭

校長李成偉主持
學校黨委書記劉志軍致歡迎詞。他代表河南工業大學全體師生,對各位院士、專家和來賓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復雜的國際局勢,使全球糧食安全面臨多重挑戰。在此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分析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新形勢,提出要樹立“大食物觀”,要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切實保障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習近平總書記的“大食物觀”,對維護國家糧食產后安全和振興糧油食品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展和壯大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成為我國教育和科技界的歷史使命。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加快推進“中原農谷”建設,河南省委、省政府謀劃中原食品實驗室建設,把河南工業大學確定為中原食品實驗室的牽頭高校之一,并由學校和中原食品實驗室共同承辦本次論壇。本次論壇圍繞食品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食品全產業鏈安全與質量控制、產業化方向的動態等方面進行深入討論研究,是牢記領袖囑托、扛穩糧食安全重任,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他表示,工大因“糧”而立,緣“糧”而興,66年來始終與共和國糧食行業的建設和發展同頻共振。秉承“育人為本、質量立校、特色發展”的理念,學校致力于國家糧油食品行業科技進步,牢固樹立“大糧食”“大食物”觀念,以支撐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導向,全面實施“12357新時代筑峰工程”,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應有貢獻。舉辦此次高峰論壇對幫助學校開闊專業視野,拓展發展思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為實現現代化河南建設,加快推進中原食品實驗室建設和河南工業大學“雙一流”創建提供了積極建議和有力支持。

李培武院士作專題報告

謝明勇院士作專題報告

羅德平院士作專題報告
此次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料和食品風味化學專家、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發酵工程和食品生物技術專家、江南大學教授陳堅,中國工程院院士、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李培武,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營養科學與技術專家、南昌大學教授謝明勇,新加坡科學院院士、馬來西亞科學院院士、河南工業大學前沿交叉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羅德平,分別圍繞大食物觀與食品創新、合成生物學與未來食品、創新真菌毒素源頭綠色阻控和推動食品全產業鏈減損增效、植物基乳酸菌發酵食品研發與產業化、綠色偶聯技術與食品工業等主題作專題報告。
在專家交流環節,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江正強,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婁文勇,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上海理工大學教授艾連中,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江蘇大學教授鄒小波,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江南大學教授范大明,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毛相朝,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天津科技大學特聘教授王書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劉源,分別圍繞中原食品實驗室規劃建設、酶制劑在食品行業中的應用與創新、植物乳桿菌FS4722緩解高尿酸血癥的分子作用機制及應用、構建乳酸菌CRISPR基因編輯平臺、中式中央廚房自動化成套裝備研制、冷凍食品裝備先進制造方式需求及創新思路、海洋食品資源生物加工研究進展、主食加工與營養健康、鮮味感知機制解析等內容發表真知灼見。

河南衛視采訪校黨委書記劉志軍

大河報采訪副校長陳復生

論壇現場
本次高峰論壇中各位院士、專家以廣博深厚的學識、科學嚴謹的態度、創新寬闊的視角,提出了許多遠見卓識,對學校開闊視野、拓展思路,立足科技創新,端穩中國飯碗、實現糧食安全,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媒體新聞報道鏈接:
河南衛視午間報道:中國食品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
河南日報:業界大咖齊聚河南 共話食品創新大計——中國食品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
大河報·豫視頻:中國食品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鄭舉辦,助力河南加快中原食品實驗室建設
豫視頻:建設中原食品實驗室有何深意?河工大這位校長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