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本輪疫情出現以來,我校輔導員聞令而動,迅速響應,克服重重困難,奔赴校園一線值班值守。他們與學校同向同行,與學生同吃同住,全身心投入到思想引導、心理疏導、核酸檢測、數據統計、就業指導和生活服務工作中。他們是學生成長的同行人,是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攻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生力軍。學生宿舍施行社區化管理后,輔導員又多了社區樓層長的身份。兩種角色、多重身份,他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校園疫情防控的每個角落。配送餐飲時,他們是盡職盡責的“大白”和“藍精靈”;撫慰心靈時,他們是知心的“解語花”;購買緊急物資時,他們又化身使命必達的“宅急送”;統計信息、上報數據時,他們是精準的“統計員”;出現緊急狀況時,他們又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突擊隊”。全體輔導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踐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職責使命。


他們是盡職盡責的“大白”和“藍精靈”。每天早上六點的鬧鐘,叫醒深秋寒風瑟瑟的清晨。輔導員們迅速收拾整理,嚴格按流程穿上防護服,化身“大白”和“藍精靈”便進入了一天的工作狀態。他們早早來到所負責的樓宇準備配送早餐,將各個宿舍的飯菜逐份送給學生。每餐有序分發到學生的手中后,他們才有時間吃到早已沒有一絲熱氣的工作餐。隨后他們又開始分發抗原的工作,提醒學生嚴格按照流程做抗原并逐個統計結果。接著來不及休息,就要開始處理學生的各種問題,并督促學生及時進行核酸采樣。
他們是溫暖守護的“解語花”。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的心理和情緒容易出現波動。輔導員們便化身“解語花”,積極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密切關注宿舍矛盾、心理問題,詳盡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反饋學生切身訴求。他們用關懷為學生帶去了堅定的信心,用溫情緩解了同學們的焦慮。他們用溫暖的話語傳遞出希望,幫助學生用積極健康的心態去克服困難,鼓勵學生用堅毅勇敢的決心抗擊疫情。

他們是使命必達的“宅急送”。針對學生的多樣化訴求,輔導員立即化身使命必達的“宅急送”,定期將學校發放的水果、方便食品、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等分批次配送給同學們。遇到部分學生需要外出就醫、購買藥品或者有特殊需求時,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幫同學們實現愿望。
他們是精準無誤的“統計員”。晚上八點半鐘左右,輔導員終于完成了各項送餐任務。在整理打包好次日的抗原等物資后,輔導員們經常一邊扒拉著涼透的盒飯,一邊統計著當天的核酸檢測名單、核酸檢測結果、宿舍管理名單、日報表、零報告等各種表格,以及學生的各種實際困難、問題。數據填了一頁又一頁,每一頁都要求精準無誤。信息登記了一項又一項,每一項都要求準確及時。

他們是思政工作的“主攻手”。在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之下,網絡信息良莠混雜,不明真相的學生容易被誤導,為了更好地開展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輔導員們在完成日常管理和學生社區防疫工作之余,還要積極組織班主任召開網絡主題班會,撰寫、審核學院微信推文,宣傳報道學院師生志愿者的抗疫先進事跡,帶頭做防控知識的傳播者、疫情謠言的制止者、健康校園的守護者。
他們是緊急情況的“突擊隊”。在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后,輔導員們終于迎來了渴望已久的休息。但這短暫的愜意,經常被電話鈴聲打斷:“老師,我發燒了......”“老師,我吃的藥沒有了......”“老師,我們宿舍沒有口罩了 ......”于是,更深露重中,輔導員們重披“戰袍”,奔赴每一個需要他們全力以赴的戰場,直至凌晨。
微光成炬寫大愛,立德樹人貫始終。校園生活放慢了節奏,但輔導員們卻一直在加快腳步。他們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年輕的他們大都家有幼子,但是面對疫情,他們拋家舍子全力守護學生,他們披星戴月24小時在線。他們事必躬親,全力保障學生的健康安全。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抗疫的戰場中踐行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