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中國外文局聯合主辦的“中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南南合作知識共享國際論壇”在北京聯合國大樓舉辦。來自中國外文局、中國農業農村部、聯合國駐華系統、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世界糧食計劃署等18個國家的政府部門、駐華使館、科研和學術機構以及多個國際組織的近百位代表線上線下參會,深入探討推動南南合作數字創新轉型的可行路徑。應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邀請,李成偉校長出席本次論壇,與各國專家共商加強南南合作、助力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計。


中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南南合作知識共享國際論壇
在“科技助力南南合作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高端對話中,李成偉從資源分享、技術分享、工程輸出和平臺建設等方面介紹了學校近年來為加強南南合作做出的貢獻。他表示,河南工業大學面向亞、非、拉美四十余個國家,聚焦糧食產后減損管理、推動糧食系統轉型,圍繞“糧食加工技術推廣與應用”等七大重點領域組建了31個可應用技術團隊,與各發展中國家通過知識共享,開展技術合作和能力建設活動,并組織糧食產后減損、糧食經濟等方面專家多次參與到世界糧食計劃署知識分享活動,為“南南合作”國家解決技術問題。隨后,他結合學校在糧食產后減損領域的學科、技術和專家團隊優勢,從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加強合作等方面提出助力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規劃,以及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攜手實現“終結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零饑餓目標的發展愿景。


校長李成偉出席“科技助力南南合作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高端對話
在論壇上,李成偉代表河南工業大學與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辦公室、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等機構共同發起了“南南合作知識分享伙伴關系聯合倡議”,號召各方借助創新手段加強數字化南南合作,以知識共享加強伙伴關系,合力應對全球糧食危機,推動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南南合作知識分享伙伴關系聯合倡議
會后,李成偉接受了中國網、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的采訪。他指出,推動南南合作知識共享應打通領域化和區域化合作鏈條。以此次聯合啟動“南南合作知識分享伙伴關系聯合倡議”的合作機構為例,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主要聚焦于產前育種栽培,而河南工業大學聚焦于糧食的產后儲藏、加工,分別處于農業產業鏈的前后端。應加強合作伙伴之間的深度合作,優勢互補,基于不同發展中國家的需求特征整體打造更加專業、可落地的南南合作知識分享平臺。
媒體報道鏈接:新華社、人民網、中國日報、中國網、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