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由河南工業(yè)大學、浙江大學結構工程研究所、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研究聯(lián)合主辦的2023年工程結構長期性能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鄭州順利召開。河南工業(yè)大學副校長陳桂香教授、組委會主席金偉良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河南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院長丁永剛主持開幕式并作主旨報告。我校科技處處長趙仁勇、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效利、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王暉,以及來自國內外20多家單位10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院長丁永剛主持開幕式并作主旨報告
陳桂香在致辭中首先對金偉良主席、各位專家學者以及研究生參會代表的到來與支持表示感謝,并預祝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然后,她介紹了河南工業(yè)大學的發(fā)展歷程、學科特色優(yōu)勢以及在糧食物流儲備體系建設中取得的成果,她表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fā)展,工程結構的長期性能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累積損傷和性能退化是工程結構安全的重要因素。學校也將鼓勵并全力支持開展工程結構長期性能創(chuàng)新研究,積極協(xié)助行業(yè)內專家攻關卡脖子技術,推進科研成果的工程應用。

副校長陳桂香致辭
金偉良在致辭中指出,全面把握工程結構全壽命服役期間的累積損傷演化過程和性能退化規(guī)律是科學合理地進行設計、養(yǎng)護、維修、加固和再利用的最基礎和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也是我國乃至世界各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次在鄭州舉辦2023年工程結構長期性能國際學術研討會,旨在探討當前工程結構長期性能方面的研究進展和動向,促進本學科領域內國內外專家、人才之間的學術交流,拓寬學術視野,深化國際合作,推動工程結構長期性能的研究和應用的發(fā)展。

金偉良教授致辭
本次會議就工程結構長期性能、綠色生態(tài)工程材料、循環(huán)固廢處理和智能建造等議題開展交流、研討,大會上金偉良教授作題為《混凝土結構耐久性電化學方法的最新進展》的主旨報告;趙軍教授作題為《纖維復合材料增強混凝土結構高溫性能研究》的主旨報告;潘金龍教授作題為《基于高延性ECC材料的鋼一混凝土組合結構性能提升技術研究》的主旨報告;Baiyun教授作題為《Raman spect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inforced concrete field》的主旨報告;Li Longyuan教授作題為《What we have known about the chloride diffusion in concrete》的主旨報告;丁永剛教授作《我國糧倉建設現(xiàn)狀與抗震研究進展》的主旨報告;鐘小平教授作《氯鹽環(huán)境下不銹鋼覆層鋼筋的腐蝕特性研究》的主旨報告;袁偉斌教授作題為《開孔冷彎薄壁構件的屈曲性能和承載力設計方法》的主旨報告;耿健教授作題為《預制UHPC-現(xiàn)澆NC組合結構的界面剪切性能研究》的主旨報告;李貴炳教授作題為《評價中間裂縫引起剝離破壞CFRP加固RC梁抗彎承載力新模型》的主旨報告;毛江鴻教授作題為《高海拔地區(qū)混凝土結構長期性能劣化及防治的探索》的主旨報告;袁林教授作題為《基于有限元與機器學習的卷管式鋪設管道失配研究》的主旨報告;蔣金洋教授作題為《混凝土多目標性能預測與智能設計方法》的主旨報告等。

會議現(xiàn)場
根據會議日程,來自多個高校、機構的15名研究生參加了研究生論壇競賽,組委會根據研究生論壇競賽規(guī)則,成立評選委員會,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評選出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并為獲獎研究生頒發(fā)獲獎榮譽證書。

頒發(fā)獲獎榮譽證書合影
會后,與會專家和參會代表在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副院長靜行教授陪同下參觀了土木建筑實驗中心。據了解,工程結構長期性能國際學術研討會自2017年舉辦第一屆會議以來,迄今已成功舉辦了四屆,得到了來自各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企事業(yè)單位的大力支持與高度贊揚,取得了豐碩成果,現(xiàn)已成為基礎設施與工程結構領域的重要系列會議。本屆會議報告的成果表明了工程結構長期性能創(chuàng)新研究正在取得的顯著進步和重要成果,在有原創(chuàng)特征的理論建構和工程實踐創(chuàng)新方面,均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參觀現(xiàn)場
本次會議由河南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河南省現(xiàn)代綠色生態(tài)倉儲體系國際聯(lián)合實驗室等單位承辦,江蘇金環(huán)試驗設備有限公司等單位協(xié)辦,同時得到了各兄弟院校單位的大力支持。
|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