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一:微萃取與質譜聯用在脂質組學中的應用
報告人:欒天罡 教授
時 間:2018年12月1日(周六)上午9:00
地 點:9號樓9205
報告人簡介:欒天罡,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6),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8年),珠江學者特聘教授(2015年)。
作為訪問學者在加拿大Waterloo大學開展微萃取方法研究;在香港浸會大學開展養殖水體有機污染行為的研究; 在香港城市大學開展有機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機理研究。現從事污染生態化學和生態毒理的研究。目前已發表SCI期刊論文近130篇, SCI他引2400多次, H因子33。兼任中國質譜學會理事,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質譜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海洋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常委。
報告題目二:功能化修飾硅膠色譜固定相研究
報告人:邱洪燈 研究員
時 間:2018年12月1日(周六)上午9:45
地 點:9號樓9205
報告人簡介:邱洪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甘肅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2008年于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2009年-2012年在日本國立熊本大學做博士后。研究方向為新型分離介質和分析技術在復雜成分分析中的應用。正在主持的項目包括中國科學院“十三五”重點培育項目,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A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面上項目和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甘肅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目前已在Adv. Funct. Mater., Nanoscale, Anal. Chem., Chem. Comm., Chem. Eur. J.,等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90余篇,申請專利9件,論著2章,已被引用兩千余次。現任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委員,甘肅省化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編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第二屆青年編委會分析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Separation Science Plus》國際編委。
報告題目三:碳納米復合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重金屬傳感應用研究
報告人:胡廣志研究員
時 間:2018年12月1日(周六)上午10:30
地 點:9號樓9205
報告人簡介:胡廣志,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化學化工方向學術帶頭人。2004年和2007年在安徽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10年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后赴瑞典于默奧大學物理系從事碳納米復合材料的博士后科學研究。2014年2月入選,目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面上)、新疆自治區科技廳(國際合作)、人社部留學回國人員科技活動擇優資助等科研項目。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J. Am. Chem Soc., Angewandte Chimie, Nano Energy, J. Power Source等期刊上以發表SCI論文70多篇,合計被引用2300多次。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化學化工與環境學院
2018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