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What’s the Principle of Maximum Conformality and Its Recent Progresses
報告人:吳興剛
報告時間:6月25日(周三)下午16:00-17:00
報告地點:蓮花街校區惟德樓物理學院307會議室
報告人簡介:
吳興剛,教授,博導,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重慶大學本科、碩士,中科院理論物理所博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和理論物理所博士后,美國斯坦福大學線性加速器中心高級訪問學者。現為重慶大學物理學院院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及學術交流委員會委員、強耦合體系微觀物理重慶市重點實驗室主任、負責建設理論物理專款“西南理論物理中心”。研究領域為粒子物理理論,圍繞國際高能對撞機實驗,重點關注重味物理,量子色動力學微擾理論、重整化理論以及求和規則方法等等。在國際粒子物理主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二百余篇。部分成果被大型強子對撞機等上的國際實驗組采用及引用,在《Rept. Prog. Phys.》、《Prog. Part. Nucl. Phys.》等發表多篇邀請綜述。
報告內容:
自QCD漸近自由理論提出以來,微擾理論在高能物理中大行其道,如何獲得高精度的有限階微擾論預言也成了微擾QCD理論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本次報告中,將闡釋我們對以下問題的理解:解決傳統重整化方案和能標模糊性的正確能標設定方法需要符合什么樣的基本原則以及如何做。隨后,將介紹課題組近年來在最大共形原理(PMC)的研究進展。PMC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國際上提出的著名BLM方法提供了基礎原理支撐,即繼承了 BLM 所有優點,又將其拓展到所有微擾階。由于 PMC 共形級數與重整化方案和能標無關,它可為獲取未計算的高階項貢獻提供可靠基礎,從而進一步拓展微擾QCD理論的預言能力。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物理學院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