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第一團支書”工作領導小組下發文件,對全省5000余名第一團支部書記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進行通報表揚,我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許森老師榮獲“河南省優秀第一團支部書記”稱號。此次全省共表彰259名先進典型,其中高校干部6名。
我校黨委高度重視校地幫扶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在光山縣建立扶貧聯系點,并積極選派青年骨干駐村開展工作。2019年9月許森主動請纓,肩負著學校黨委交予的使命與重托,深入扎根農村,服務基層群眾,為信陽市光山縣仙居鄉滕崗村打贏脫貧攻堅戰“加油助攻”。
駐村以來,他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脫貧攻堅的各項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主動對接村兩委班子了解當地百姓生活情況和團組織建設情況,圍繞加強基層團建、助力脫貧攻堅、為民辦事服務三項職責,扮演了村黨支部脫貧攻堅“推車人”和村團支部基層團建“左右手”的角色。在學校各級部門及村黨支部的領導和支持下,他積極對接校內外各種資源,幫助村里5位特殊困難的殘疾人實現幫扶性用工就業,并積極聯系河南省扶貧基金會,由學校黨辦牽頭,從校內募集到的5萬多元建設資金,為滕崗村小學捐建起一座“愛心書屋”,并為學校增設了閱讀桌、活動桌椅、籃球架等一批教學設施。
同時,為了記錄下基層脫貧攻堅艱苦奮戰的一點一滴和在駐村以來的心路歷程,在學校黨委宣傳部、學工部、校團委的大力支持下,他以vlog短片的形式拍攝剪輯出“青春扶貧日記”系列視頻,在學習強國河南學習平臺開設了“青春扶貧日記”視頻專欄,通過鏡頭展現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精彩故事。這一系列視頻單期已突破了61萬瀏覽量。
疫情期間,面對交通阻隔和物資短缺的嚴峻形勢,他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通過多方聯系為村里捐贈了400枚口罩以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另外,他利用自身所長為光山縣仙居鄉大力宣傳抗“疫”正能量,在抗擊疫情宣傳線主動亮劍,積極服務鄉村復耕復產,策劃宣傳仙居(網絡)油菜花文化節,幫助仙居鄉黨委剪輯錄制防疫工作視頻新聞和宣傳廣播稿,通過多種形式把防控知識講到群眾的心坎上,受到了當地干部群眾的廣泛好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此次許森老師獲得“河南省優秀第一團支書”稱號,表明我校校地幫扶和鄉村振興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基層群眾的一致認可,為我校進一步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下一步,學校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動員鼓勵更多青年發揮特長、投身基層,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校團委持續圍繞學校定點扶貧重點工作,通過開展新形式的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主動擔當、創新作為,助力校地幫扶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通過設立“心系光山、情牽鄧州”社會實踐專項,全校共組織社會實踐團隊200余支,面向鄧州市、光山縣兩地開展扶貧成果調研、講好脫貧故事、農業技術普及、直播電商助農等助力脫貧攻堅的實踐項目,開展服務家鄉建設和志愿服務的生動實踐。其中,電商扶貧工作受到《中國教育報》、《河南日報》等報道。結合當地所需,積極與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結對,組織鄉村學校少年宮教師輔導培訓120余人次。協助學校組建“送理論、送政策、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送法律、送新風、送關愛、送教育、送美景”十支志愿服務隊,打造突出專業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實現文明實踐供給側和需求側精準對接。系列活動受到《光明日報》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