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學院在第二屆大學生低碳循環科技創新大賽全國決賽榮獲二等獎
近日,第二屆大學生低碳循環科技創新大賽全國決賽在杭州舉行。環境工程學院“食面阻鎘”團隊參加比賽并取得國家級二等獎。
第二屆大學生低碳循環科技創新大賽由中國綠發會主辦,浙江省科協資源環境學會聯合體、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浙江科技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浙江省循環經濟學會、浙江省綠色科技文化促進會等多家單位共同承辦。自比賽啟動報名以來,大賽組委會共收到來自全國30余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200余所高校1000余個項目報名參賽。
賽事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為目標,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研、以賽促建,充分挖掘和發揮了大學生群體在緩解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的積極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學生低碳循環科技創新大賽委員會主任、浙江工業大學校長高翔,世界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綠發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周晉峰等專家出席決賽開幕式。
環境工程學院王亞利老師指導的《護糧有術——農田修復科技前行者,助力國家雙碳戰略》項目,以石灰性土壤鎘污染修復技術為切入點,致力于解決鎘污染土壤及小麥中鎘含量超標的難題。經過報名、專家評委評審,大賽組委會審核,決賽答辯等環節,項目最終獲得本科生組——產品設計與成果應用類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本次比賽為學院首次參賽,提高了學院學生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和創新意識,培養了團隊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我院學生與國內各知名高校學生相互交流與學習。
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學生團隊在第二屆大學生低碳循環科技創新大賽獲佳績
近日,第二屆大學生低碳循環科技創新大賽全國決賽在杭州舉行。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本科生梁素珍團隊作品“二氧化碳強化再生骨料封存裝置”獲全國一等獎,研究生張桃利團隊作品“廢塑料微波裂解蠟優化橡膠改性瀝青新工藝”獲全國三等獎。
大學生低碳循環科技創新大賽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國家一級學會)主辦,浙江省科協資源環境學會聯合體、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浙江大學環境與能源政策研究中心、浙江科技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浙江省循環經濟學會、浙江省綠色科技文化促進會承辦。
參賽項目由胡魁、劉楊等專業教師輔導學術知識,本科生梁素珍團隊結合土木工程專業所學專業知識,緊跟國家戰略需求和研究熱點,嘗試采用碳封存技術對建筑固廢再生骨料進行強化處理,并自主設計了二維及3D打印圖紙,答辯過程流暢嚴謹、回答問題準確。研究生張桃利團隊關注緩解生活塑料對人體及生態環境的危害,在已有學術研究理論基礎上,嘗試將回收后的塑料經過自主設計的裂解工藝應用到路面改性瀝青材料中。
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注重培育以師生雙創團隊為核心的的競賽項目、訓練項目及其與專業課程的互通,不斷深化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從業能力與個性成長的雙創教育改革,將雙創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過程,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擴展學生的學術視野,服務學校學術型人才培養。